
2025 年 9 月 11 日,比特币以 11.4 万美元价格在震荡中寻找方向,较 8 月中旬 12.45 万美元的历史高点回落近 9%。这种短期波动引发市场对 “随时暴跌” 的担忧,但透过支撑位强度、资金结构与周期规律审视,当前市场呈现的是多空力量的动态平衡,而非单向崩塌的必然态势。
暴跌担忧并非空穴来风。链上数据显示,当前 91% 的比特币供应处于盈利状态,这一指标通常出现在牛市周期尾声。8 月下旬矿工单日抛售 1.6 万枚 BTC 的行为,叠加巨鲸资金单周净流出 2.09 亿美元,释放出明确的获利了结信号。技术面更显脆弱:价格已跌破上升楔形形态,11.2 万美元的斐波那契支撑位若失守,可能触发算法交易抛压,下探 9 - 10 万美元区间。杠杆市场的极端情绪尤为危险,24 小时内 3304 人爆仓的案例中,82% 为 20 倍以上高杠杆散户,价格波动 5% 即可能引发连锁强平。
但支撑体系构成的缓冲机制同样显著。机构资金形成的 “安全垫” 持续增厚,2025 年比特币 ETF 已吸引 90 亿美元资金流入,贝莱德等机构给出的年底目标价仍高达 13.5 - 20 万美元。供给侧改革更强化了抗跌性:2024 年减半后年通胀率降至 1% 以下,美国《比特币战略储备法案》锁定 20 万枚流通量,相当于 6% 的供给侧收缩,这种 “国家级锁仓” 有效缓解了抛压压力。
当前市场的核心矛盾在于 11 万美元关键区间的博弈。日线级别看,该价位既是斐波那契 61.8% 回撤位,也是前期缺口回补目标,形成技术性强支撑。尽管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流动性收紧构成压制,但欧盟 MiCA 法案实施与支付场景扩展(特斯拉充电站月交易额达 3200 万美元)正在构建新的价值锚点。历史数据显示,比特币前三次熊市跌幅均伴随监管空白与生态缺陷,而当前合规框架完善度已不可同日而语。
断言 “比特币随时都会暴跌” 忽略了市场的韧性基础。短期波动加剧是高杠杆环境与周期节点共同作用的结果,但 11 万美元支撑位的坚守情况、ETF 资金流向与矿工抛售节奏,才是判断趋势的关键信号。在加密货币进入机构化阶段的 2025 年,比特币更可能呈现 “震荡中寻找方向” 的特征,而非毫无征兆的断崖式下跌 —— 理性投资者应关注概率平衡,而非被极端情绪裹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