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币挖矿一天能挖多少?收益与变量的动态平衡

比特币挖矿的日产量并非固定数值,而是由矿机性能、全网算力、挖矿成本等多重因素共同决定,其结果往往处于动态变化中,甚至可能出现 “挖不到” 的情况。

矿机算力是影响日产量的核心变量。以当前主流的蚂蚁矿机 S21 XP 为例,其算力约 335TH/s,即每秒能完成 335 万亿次哈希计算。而比特币网络平均每 10 分钟出一个区块,区块奖励为 6.25 枚比特币(2024 年减半后数值)。按此计算,单台 S21 XP 在理想状态下,理论日产量需用 “算力占比” 推算 —— 若全网算力为 500EH/s(1EH=1000PH=1000000TH),该矿机算力占比约 0.000067%,对应日产量约 0.0000041875 枚比特币,折算成人民币不足 30 元。而入门级矿机如 S21(算力 200TH/s),日产量则更低,仅约 0.0000025 枚。

全网算力的波动更会直接挤压收益空间。2025 年比特币价格回升至 12 万美元时,大量矿工涌入使全网算力突破 800EH/s,较 2024 年增长 60%。此时即便是高性能矿机,日产量也会缩水近四成 —— 原本日挖 0.000004 枚的设备,可能降至 0.0000025 枚,若扣除电费(按每度电 0.3 元计算,单台矿机日耗电约 30 度),甚至可能出现 “挖不够付电费” 的亏损情况。

挖矿难度的自动调整机制进一步放大了不确定性。比特币网络每 2016 个区块(约 14 天)会根据全网算力调整难度,算力越高,难度越大。2025 年 7 月全网算力达 850EH/s 时,挖矿难度同步升至 50 万亿级别,较年初提升 25%,这意味着同样的矿机,在难度调整后日产量会相应下降,甚至可能出现 “连续多日未挖到区块奖励” 的情况 —— 毕竟单个矿工算力在全网中占比极低,更多时候需依赖矿池分配的 “份额奖励”。

更关键的是,国内已明确禁止加密货币挖矿活动,相关行为不受法律保护,矿机采购、电力使用等环节均存在合规风险。即便在部分允许挖矿的地区,除了电费,矿机折旧、场地租赁、维护等成本也需计入,实际净收益往往远低于理论数值。

综上,比特币挖矿日产量无固定答案,当前环境下单台矿机日产量通常在万分之几枚甚至更低,且需面对收益波动、成本高企及政策监管等多重风险,早已脱离 “普通人可参与” 的阶段。